小区蝶变_中国建设新闻网

小区蝶变_中国建设新闻网

2025-04-05 常见问题

  年初,小区公示栏上贴出综合改造工程公示,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居民前来围观。大家脸上洋溢着喜悦,奔走相告——这个历经24年风雨的老旧小区,终于要蝶变新生啦!

  当晚,我打开手机微信,小区微信群的留言蹿升至百余个,老旧小区改造成了群里热议的话题。“好啊,这真是件为民实事。”“是啊,咱们小区太破旧了,确实该改造了。”“改造内容真不少,从楼房的里里外外到小区的角角落落都要改。”群里几乎是清一色的点赞,我仿佛听到了居民们的欢声笑语。

  然而,就在这时,不同的声音冒了出来。6号楼的个别业主对改造有些疑虑。此前社区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时,他们都热情参加、表示支持,怎么突然变卦了?

  尽管只是少数业主的想法,社区却十分重视。工作人员深知,既然要为民办实事,就必须把事情办好,否则难以让老百姓满意。于是,迅速召开座谈会,走访业主和相关单位,很快便弄清了他们的线号楼部分业主担心楼后新建电瓶车停车棚,路边的一长条绿化带会被清理。

  “老旧小区改造能解决不少居住问题,最终的受益者还是我们,理应支持。”有业主在微信群里发声。社区和施工方工作人员也上门解释,可以优化方案,尽量保留原有绿化面积。在多方劝解下,6号楼的几位业主相继同意改造。

  改造工程如期启动,施工区域挂起“小区改造实事实办、人人参与户户实惠”的大幅标语,头戴安全帽的实施工程人员、运输建筑材料的卡车、高空作业升降车纷纷进场。一时间,小区里机器轰鸣,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。实施工程人员首先清理小区内的杂物和陈旧设施,为小区“大扫除”。紧接着,整治屋面、重做防水层、换装管线、粉刷外墙,让楼房换上崭新的外衣。

  施工人员抢进度、赶工期,工作十分劳累,业主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,都表示要全力配合施工。

  “请2号楼四单元东侧住户暂停使用卫生间,工人师傅正在窨井里施工。”2号楼的楼栋长在小区微信群里留言。“1号楼的邻居们,明天早上八点开始浇筑楼后混凝土路面,施工期间路面通行不便,请大家提前安排好出行时间。另外,明天1号楼西空地不要停车,施工机械将进场作业。”1号楼的热心业主挨家挨户提醒。“现在小区5号楼后正在浇筑混凝土路面,麻烦使用空调的业主暂时关掉空调,避免空调排水影响路面施工。”5号楼的楼栋长找到部分业主解释……

  施工方同样十分重视业主的意见和建议。工程部负责人时常通过微信群主动收集问题,对于合理的建议,总是虚心采纳。

  一天,有业主发现实施工程人员将两楼间铺好的总排水管道去掉一半,让三根支管道从中穿过,业主担心大雨时会影响排水。得知此事后,工程部负责人立即派人到现场勘察,最终决定更换被锯开的总管道,让总管道和支管道上下分开,业主们对此十分满意。

  走进小区,昔日斑驳的墙面被粉刷成棕红色,底层配以深灰色,充满了许多活力。楼与楼之间的浅白色水泥路旁,新增了停车棚、充电桩和条形花圃,花圃里的花卉在春风中争奇斗艳。楼梯扶手被重新粉刷,墙壁洁白光滑。“这次改造不仅注重面子,更注重里子,从房顶到楼道,从管线到道路,处处都焕然一新。听说楼道里还要增设座椅,楼外还要安装健身器材,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,我们太幸福了……”暖阳下,老人们围坐在一起谈论着小区的新变化,欢声笑语回荡在春风中。

  中央、国家主席、主席习3日上午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,植树造林是生态文明建设重要一环。各地区各部门要逐步行动起来,动员组织广大干部群众热情参加造林绿化,践行绿色发展理念,弘扬生态文化,汇聚共建美丽中国的磅礴力量,让祖国大地更加绿意盎然、生机勃发。

  松岭屯坐落在吉林省临江市花山镇,位于长白山腹地老岭山脉东麓,群山环抱,植被茂盛,拥有优质的土壤资源,是清末“闯关东”时期形成的移民村。

  近日,辽宁省鞍山市城市管理局推出的“鞍废清”建筑垃圾收运处置监管平台,在立山区和高新区率先试运行。

  龙兴小区是建成于2005年的拆迁安置房。改造前小区存在“四大方面”明显问题:一是房屋年久失修,维修难;二是群众收入低,加装电梯难;三是空间闲置低效,居住条件改善难;四是老旧小区基础配套差,物业服务管理难。